——培養學生心中的太陽
課堂是學校的生命線,改革不是坐而論道,一定要找到突破口!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高效課堂有效教學是教育教研部門與一線教師更加關注的問題。對此,我們于2014年3月由教務處王處長帶隊在山東省棗莊市參加了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辦的“高效課堂研討會”。本次活動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專家學者及在課改中不斷出成果的名校,通過與他們交流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年輕老師我們應該不斷的提升完善自己,傳播優秀先進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這次學習對我以后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一、層階式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第一天一起學習了關于高效課堂的專題講座,有北京十一中學張素蘭老師主講《合學教育:打造教學“動車組”》。合學教育就是我們提到的高效課堂的,雖然他提到的合學教育主要針對中學,但是對我們職業院校也有很多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例如,她提到在管理學生策略中實行等級管理制,有老師管理學科代表,學科代表管理各組組長,各組組長管理組員,實行層層遞進的管理方式。在遇到問題時,逐級向上申報,有些問題在途中就能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有老師解答,然后再逐級向下傳達。這樣老師的工作量就會大大減少,學生在逐級傳達的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二、量化與激勵,喚起學生高層次心理需求
在評價策略中,張老師主張不實行打分量化制,因為他認為分數能助長學生的功利心。她主張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人性化、非量化、精準化、正能量、觸動心靈。喚起學生的高層次心理需求是教師突破教學困境的第一要務。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用精準而樸實的語言贊美學生,給與學生心靈上的觸動。我認為將語言和量化結合是最好的激勵方法,我們在給學生一個分數量化的同時,也可以給予語言上的鼓勵。
三、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創造和諧師生關系
第二天是全國著名心理專家,上海七寶中學特級教師楊敏毅講的《走進學生的心理》專題講座,對此我感受頗深。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是現代教育一項重要的課題。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作為老師要學會培養學生心中的太陽,讓每一個學生心中充滿陽光,散發青春的活力。
老師首先應該有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楊教授提到“師生關系應該是在尊重的前提下給予愛于責任”作為老師,尤其是職業院校的老師更應該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能夠靜下心來,淡定與博愛的關心愛護每個學生。
其次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和學生“玩”到一起。常與學生溝通交流是管理好學生的第一步,只有進行溝通,才能更好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走進學生心里?,F代的學生個性都比較強,接觸的信息也比較混雜,對于喜歡的東西,都比較在意,不喜歡的就極力排斥。例如,大部分學生在上學期間都會有不喜歡的老師,他們由于討厭某個老師進而討厭學這門課,最終造成了偏科。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找到引起學生討厭的原因,進而化解矛盾。
再次是要關注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有些老師覺得自己很愛學生,但學生卻感覺不到老師的愛,有時甚至還會將老師的愛看作是一種懲罰。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反省一下,我們給予別人的愛是對方能夠還能感受的愛么?時刻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老師,然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做一個可親、可近、可敬、可信的好老師。